时间:2020-03-11 14:20:22浏览:1935
想必即使没有出过国的学生一提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第一反应都是——哇!牛校~,但想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会打退堂鼓,因为很难,今天托普仕Alice老师就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学姐讲述低分破格录取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准备真实动人的课外活动
标题党可能会注意到,我称自己为“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孩”,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的印象里,一个被哥大录取的学生,肯定是拥有极其出色的学术能力,超高的GPA和SAT成绩,往往有很厉害的特长,还有一些极具含金量的奖项,动不动就是什么国际比赛的金奖或者是创立了一个很具有影响力的组织。
而我只想告诉大家,这些东西,我都没有。
我们年级有一百个学生,我并不是很确定我的GPA能不能排进前十。
新老SAT我前后加起来考了很多遍,之前成绩都挺不理想,最后在托普仕老师的帮助下新SAT才拼到勉强可以看的1450,但是对申请常青藤来说还是太低了。
我得到的所有的奖项都是学校和社区这一级别的,也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特长。
首先我觉得课外活动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GPA和SAT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把学术能力比作你的骨骼,是展现你在智力上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个大学的课业;而课外活动与文书就是你的肌肉,能展现你的情商与人格。
不论你是骨骼更强健还是肌肉更发达,都可以,毕竟人与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没有骨头或者没有肌肉。
课外活动和文书这两个环节,我认为是相辅相成的。你只有拥有了有趣的经历,你的文书才不会很平涩,而你也要有思考与观察的能力,如此你的活动才不是只走了个过场。
活动经历和文书两者最关键的一点,我认为是展现最真实的你自己。
虽然这个听起来很简单,自己写的文章怎么会不真实呢?但是这就好比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孩不会哪一天心血来潮就决定去帮助留守儿童,一个活在象牙塔里的人不会哪天就突然决定去拯救世界。
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一个契机带给我们深刻的震撼,因此我们决定去做些什么。这才是真实,当然也还远远不够。
用我自己来举例,我个人最核心的活动是在校内和国内做一些性别平权的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女权运动或者是帮助在性别领域的其他一些弱势群体。
小时候我就发现,如果女孩子比较大大咧咧啊,不喜欢玩芭比娃娃,不爱哭,身边的长辈就很喜欢用“假小子”来形容她;如果男孩子心思比较细腻,不爱运动,讲话比较轻声细语,我们可能就叫他娘娘腔。
那时候我常常会很疑惑,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规定了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一定要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不是常说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吗?为什么我们要自相矛盾呢?
这一点等我慢慢长大并且到了澳洲、到了美国的时候,接触到性别相关的学科,才真正系统性地了解到我们的社会对于性别的认知是如何构建的,而这样刻板的建构又是如何造成了一些问题和压迫。
后来我想到,不是每个孩子都和我一样幸运,能有出国的机会去了解到不一样的想法跟理念。中国的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地方的孩子,他们还是面临很传统的性别教育。
尤其在校园里,如果和这个社会主流所倡导的阳刚气质或者阴柔气质不一样,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会遭遇校园霸凌,而中国的老师和学校在这一方面往往又缺乏经验。
我很希望自己能力所能及地改变一些什么,让我们中国的性别文化更加包容和多元,所以我当时联系了广州的一个专门做性别议题的机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汇编修改了一个漫画手册,这个手册是关于性别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宣传以及寻求帮助的渠道,专门发放给全国的一些小组讲课的时候用。
与此同时,我采访了一些海外的老师与校长,让他们谈一谈作为老师可以怎样更好地推动校园里的性别教育和对霸凌的防范。
我还和实习生们一起去了一些高校的出版社来游说他们的编辑,希望他们能够删除教材里一些很落伍的性别观念。
这一系列活动,如果说我没有带任何升学的目的,那一定是假的。但是你绝对不可以只带着功利心去做活动,因为驱使你的如果只有升学的话,那么你在这个活动中能学到的东西和得到的体验与思考,是非常局限的!
当然,我也不认为有任何模板活动你可以照单复制,因为做活动的这个人是不可复制的。
最关键的是,你如何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感知你身边的人事物,去找到能给你带来震撼的东西,然后带着一颗很真挚的心去体验。
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大学录取信只是你所有收获中的一样而已,甚至不是全部,你能在一个更长久的路上,对周遭和自我保持一种思考的态度,这已经超越了录取信本身,而这也正是大学希望从你身上看到的。
这就是我说的真实。再天花乱坠的活动都不如最有感而发、最让你富有热情的活动,而你在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真情实感与高执行力,也会让你的文书更打动人心。
2.写出独一无二的文书
文书其实有很多种,有一种是所有学校共享,题目由common app提供,叫做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篇幅为650字。其余的文书题目,由每个学校提供,篇幅类型不一,叫supplements(补充文书)。
我们从文书的题目里,往往能够看出一个学校的人文气质和他们所期待的学生类型。
比如哥大的补充文书算是大学中要求篇数较多的,其中三篇还是纯粹要求你列举近期读过的书籍、报刊,看过的影视作品以及展览和表演等。
从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哥大这个学校可能是欢迎热爱阅读、有人文关怀的学生。
但是可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期待的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期待更干练、更实用主义、更精明强干的学生,而密歇根大学可能在期待那些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学生。
写文书之前,你需要好好地了解一下学校,不论是实地走访还是从官网上的字里行间去捕捉,了解学校的气质还是很重要的。
看官网并不是看它排名多少或者校友多优秀,而是通过观察它如何展现自己来看这个学校到底最注重什么品质。
当然,你也很可能写着写着就突然发现,其实这个学校根本不适合你。
其实我认为文书这个环节是美国大学申请中最有意思的环节,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一样的题目,写出来的文章可能都千差万别。
你写的每一个词句,都在向招生官表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理性的人?一个感性的人?一个谦逊的人?还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这些都能在文书里可见一斑。
以上就是托普仕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内容,如果想去美国名校留学,欢迎在线咨询托普仕老师,来自美国前30名校的服务团队,给您更专业更权威的留学指导。
相关推荐:
扫一扫添加托普仕留学客服,了解更多资讯!
微信:Tops6868